數罪并罰,直銷巨頭如新被罰370萬元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肖紅
近日,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告顯示,12月1日,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下稱”如新“)因“未經批準從事直銷活動”及涉嫌虛假宣傳等,被罰款70萬元,并沒收銷售收入約30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如新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2006年7月經商務部批準獲直銷許可,目前已有位于北京、上海、安徽等地的25個分公司獲批設立直銷分支機構,并在獲批區域開展直銷業務。
截自如新官網
處罰詳情顯示,為了在廣西、江西、新疆和青海4個未獲得直銷許可的區域內拓展業務、銷售公司產品,自2019年8月起,如新對照直銷員的招募流程、準入條件、業務開展模式和計酬方式,通過設立和招募“見習業務代表”在上述4各區域開展銷售業務。如新招募的見習業務代表在上述4個非直銷區域所銷售的直銷產品包括化妝品和保健食品,其中化妝品由如新全資子公司上海新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統計,如新在上述 4 個非直銷區域共計招募見習業務代表14961人開展經營活動,直銷產品銷售收入合計約為300.50萬元。據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判定,如新此舉違反了《直銷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一款之規定。
另查明,如新采用在線申請及線下申請兩種方式招募直銷員時,通過設置22周歲年齡限制及申請人自我承諾的方式對申請人是否《直銷管理條例》所限制的七類人進行審核,但未對申請人身份再進行人工二次審核,導致2016 年7月至 2021年12月期間違規招募辛**等 4 人成為直銷員,其身份分別為全日制大學生、公務員、護士、教師,違反了《直銷管理條例》第十五條之規定。同時,如新因未在中文官方網站上提前公示2022年直銷員培訓計劃等內容,包括直銷員培訓時間、具體地點、內容、人數及直銷培訓員、培訓資料和考試時間、地點、人數等,違反了《直銷員業務培訓管理辦法》第十條之規定。
處罰信息顯示,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責令如新立即改正上述違法違規行為,并分別對其處以罰沒330萬、10萬、10萬的行政處罰。
此外,涉及虛假宣傳行為部分,據行政處罰決定書,為提高產品銷量,如新于 2021年6月19日在其自行運營的名為“如新V人生”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名為《糖化危機!請查收這份糖化自救指南》的微信推文,該文宣傳“逆境植萃元組分最高可抑制 42%糖化物(AGEs)產生”“同時能夠有效抑制氧化應激反應,讓肌膚建立應對環境變化的彈性反應機制,無論時間、地點、季節轉換,無懼污染、壓力、睡眠不足,維持平衡美肌每一天”等內容。據悉,“逆境植萃元”為如新的注冊商標,同時作為營銷術語使用,指的是從逆境中也能生長的植物中所提取的物質。
處罰書顯示,如新在微信推文中宣傳內容的依據為國外實驗室針對國外所銷售的含有逆境植萃元的產品所做的實驗,在中國未對上述產品進行過實驗,且如新在國外和在中國銷售的逆境植萃元系列產品僅名稱相同,配方并不完全相同。2022年6月28日,如新將該微信推文刪除,期間所銷售的逆境植萃元系列產品共14種,銷售量為132.55萬件,銷售額為2.01億元。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對其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對如新作出罰款20萬元的處罰。
2003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如新,是目前中國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美資直銷企業之一。2013年,如新在中國的業務達到了峰值,隨即如新全球業績遭遇5連降,中國區更是遭遇業績6連降。據如新集團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如新集團全球業績為5.378億美元(約為37.32億元),同比下降16%;中國區業績為0.752億美元(約為5.22億元),同比下降44%,環比下降14%。
積極的一面是,2022年年初,如新集團首席執行官寧懷恩制定了“2025愿景”——致力于成為全球美麗健康產業的領導品牌。為了加快實現這一愿景,如新正在加速數字化轉型,推出“Empower Me”戰略,并在第三季度推出線上個性化門店NU店。截至8月18日,NU店上線首月,店鋪數量已突破10000家。
聯系我們